1.惠山泥人(500字作文)
惠山泥人做工精细,有500多年的历史呢!
关于惠山泥人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古代惠山有4只怪兽----毒龙、饿虎、臭鳖、刁马。它们经常伤害人畜,践踏庄稼。后来,有一对名叫阿福、阿喜的双胞胎兄妹进入山中与怪兽搏斗。经过三天三夜的殊死搏斗,四只怪兽终于被除掉,而这对兄妹也因为失血过多而离开了人间。人们为了纪念他们,捏制了他们生前的形象。
惠山泥人创始于洪武年间,在惠山泥人的创始阶段,没有专业的作坊,仅是当地农民的副业在,这时的主要产品为儿童玩具,有大阿福、皮老虎、小花回、小花猫等,做得朴实,简单,线条粗纩,富有生活情趣。
明末清初,戏剧传入无锡,惠山泥人制作泥塑的艺人受到戏剧的影响,制作了许多戏文中的泥塑形象。
现在的惠山泥人类型众多,形象鲜明:有的手捧元宝,满脸是笑,好象是因为发了一笔大财而高兴地合不拢嘴;有的手拿寿桃,脸上挂着微笑,好象是在为一个在过60大寿的人祝福;有的拿着玉萧放在嘴边,正在吹奏,凑近细听,好象真的能听到优美的萧声;有的臂跨花篮,手舞足蹈,好象在万花丛中发现一朵美丽的花而十分高兴,正要去采。
惠山泥人以它独特的造型和精细的纹路而名扬海外。
2.惠山泥人的作文
无锡位于中国东部江苏省的南部。无锡惠山所产的泥人,以其造型简练、色彩艳丽、形神俱备的独特风格而久负盛名。
惠山泥人始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发展到鼎盛阶段。明末清初开始出现了专业性的泥人作坊,加之当时昆曲流行,以戏曲人物为题材的手捏戏文人物也应运而生。20世纪30年代,惠山泥人工艺中融入石膏制作的技法,自此产生了石膏工艺泥人的新品种,惠山泥人艺术也逐渐发展成为富有江南地方特色的“惠山型”风格。新中国成立后,扩大了惠山泥人的生产规模,并研究开发出大量新产品和新工艺,使惠山泥塑艺术得以进一步的长足发展。50年代专门成立了“无锡惠山泥人厂”,后来又相继成立了“惠山泥人研究所”以及“惠山泥人博物馆”。
惠山泥人采用惠山附近特有的一种土质细腻纯净,可塑性极佳的黑土捏制而成。制作工艺分为捏胚、彩绘、开相几部分。在产品的品种上主要分为“手捏戏文”和“印模泥玩具”两大类。它做工细致,造型优美,色彩绚丽,注重对人物性格、表情的塑造,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深受人们的喜爱。
惠山泥人不仅畅销全国,还远销出口到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多位著名惠山艺人还应邀出访美国、日本等国进行表演交流,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惠山泥人简介
无锡惠山泥人相传始于明代,已有四百余年历史。经艺人们世代艺术实践,形成了无锡泥人的独特风格。富有江南乡土气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被誉为“无锡三宝”之一。代表作品“大阿福”
广为人知名扬四海。
无锡泥人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耍货”,也称“粗货”。采用模具印坯,手工绘彩,造型单纯,用笔粗放,色彩明快,形神兼备。内容大多以喜庆吉祥题材为主,如大阿福、老寿星、渔翁得利等等,深受群众和儿童喜爱。另一类是手捏戏文,也叫“细货”,作品取材京昆戏剧中的精彩场面,人物刻画生动,色彩华丽,耐人寻味,适宜人们喜庆赠礼或欣赏之用。历史上曾盛极一时,如今已很少见。现在本馆陈列的作品均为无锡名师复制南京博物院所藏清代名家作品,甚为难得。
为弘扬民族民间文化,介绍无锡泥人风貌,举办这期陈列,希望受到观众们的喜爱,并请多予指正。
4.惠山泥人的作文
无锡位于中国东部江苏省的南部。
无锡惠山所产的泥人,以其造型简练、色彩艳丽、形神俱备的独特风格而久负盛名。 惠山泥人始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
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发展到鼎盛阶段。明末清初开始出现了专业性的泥人作坊,加之当时昆曲流行,以戏曲人物为题材的手捏戏文人物也应运而生。
20世纪30年代,惠山泥人工艺中融入石膏制作的技法,自此产生了石膏工艺泥人的新品种,惠山泥人艺术也逐渐发展成为富有江南地方特色的“惠山型”风格。新中国成立后,扩大了惠山泥人的生产规模,并研究开发出大量新产品和新工艺,使惠山泥塑艺术得以进一步的长足发展。
50年代专门成立了“无锡惠山泥人厂”,后来又相继成立了“惠山泥人研究所”以及“惠山泥人博物馆”。 惠山泥人采用惠山附近特有的一种土质细腻纯净,可塑性极佳的黑土捏制而成。
制作工艺分为捏胚、彩绘、开相几部分。在产品的品种上主要分为“手捏戏文”和“印模泥玩具”两大类。
它做工细致,造型优美,色彩绚丽,注重对人物性格、表情的塑造,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深受人们的喜爱。 惠山泥人不仅畅销全国,还远销出口到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多位著名惠山艺人还应邀出访美国、日本等国进行表演交流,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5.惠山泥人简介
简介: 惠山泥人,是江苏无锡汉族传统工艺美术品之一,无锡三大著名特产之一。
无锡当地艺人取惠山东北坡山脚下离地面约一公尺以下黑泥所制,其泥质细腻柔软,搓而不纹,弯而不断,干而不裂,可塑性佳,适合“捏塑”之用。惠山泥人以其造型饱满,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形态简练而蜚声中外,其精湛的工艺技巧和完美的艺术造型,凝聚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惠山泥人始于南北朝时期,盛于明代,距今已逾千余年。
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发展到鼎盛阶段,清代开始出现专业化的手工作坊,五里长街、上下河塘开设了数十家泥人店,两百多家泥人作坊,形成了“泥人一条街”。关于惠山泥人的起源也有很多种传说,但大多无法考证。
以下是几种常见传说:①孙膑 据清末民初有名的胡大房、胡二房泥人店的后裔说:在晚清光绪年间只有陈聚盛、胡万盛等字号的泥人店十几家,他们共同成立了泥人业的行会----耍货公所(现惠山史家弄)。公所供奉的祖师是公元前战国时期的孙膑。
据传说:战国时,鬼谷子收了两个徒弟,本领了得,都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大军事家,一个叫庞涓,一个就是孙膑。庞涓妒恶孙膑,用计割去了孙膑的双膝,使其无法行走。
孙膑逃到吴国,流落在惠山一带,捏了不少泥人、泥马来研究破庞涓五雷阵的布阵新法。以后到了齐国为将,一次与魏国作战时用在惠山研究的战法大破五雷阵,杀了庞涓。
可他在惠山捏泥人的技艺传了下来,从此惠山居民也捏起泥人来。②刘伯温 另有一种传说较广的是明代大政治家刘伯温(又名刘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通兵法)(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首创了惠山的捏泥人。
当时朱元璋开国,建立明朝。有一日,朱元璋派军师刘伯温出外查勘。
到了惠山,刘伯温发觉有王者之气,惠山又是龙山,恐怕再有帝皇出世,将不利于明王朝的统治。他为了镇压,破坏风水,以断龙脉,就教老百姓在惠山脚下挖土取泥,搏制泥人以出售换钱,有的将山土制成武将、有的捏作皇帝,破惠山风水,让无锡只出泥皇泥将,再不出显达权贵的人物。
他当然没有想到,这一来,给世人留下了精美绝伦的惠山泥人,造就了一批擅长创作惠山泥塑的民间艺人。
6.惠山泥人的介绍
惠山泥人,是江苏无锡汉族传统工艺美术品之一,无锡三大著名特产之一。无锡当地艺人取惠山东北坡山脚下离地面约一公尺以下黑泥所制,其泥质细腻柔软,搓而不纹,弯而不断,干而不裂,可塑性佳,适合“捏塑”之用。惠山泥人以其造型饱满,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形态简练而蜚声中外,其精湛的工艺技巧和完美的艺术造型,凝聚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惠山泥人题材丰富,产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手捏泥人,构思隽妙,做工精细,郭沫若先生赞其人物无古今,须臾出手中,属泥人精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另一类为泥人、石膏工艺品,用模具成批生产,量大、价廉。1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惠山泥人的作文
我的家乡无锡这儿物产丰富、景色优美,而且美食也多,如:美味多汁的阳山水蜜桃、令人垂涎欲滴的油面筋、又大又肥的阳澄湖大闸蟹……当然,漂亮的工艺品也不少。
惠山泥人就是我们无锡三大著名特产之一。它造型饱满、线条流畅、色彩鲜艳、情趣盎然、雅俗共赏,颇受各界人士的喜爱。
这儿的泥人师傅手可巧了,轻轻巧巧地捏几下,含情脉脉的少女;笑逐颜开的刘海;慈祥和蔼的寿星;饶有情趣的弥陀;白白胖胖的小子……都在工艺人的一双双巧手中诞生了。哪一个个个性鲜明、惟妙惟肖的泥人寄托着民间气球祥瑞、辟邪纳福、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
我的书桌上就摆着惠山泥人中最具代表性的“阿福”、“阿喜”。阿福的头又圆又大,额头上有一撮乌黑的桃形头发,淡淡的眉毛下面是一双眯着的眼睛,一看就知道在朝我笑,他的衣服是五彩缤纷的,有红、白、绿、蓝……上面还绘着简单又耐看的花纹。
阿福的手里还抱着一块金色的牌子,上面写着“吉祥”。阿喜呢,则扎了两个可爱的辫子,留了一些刘海,手里的牌子写着“如意”。
人们通常把憨厚可爱的“阿福、阿喜”用来作为赠客礼物,因为他们是路路平安、家家幸福的吉祥象征呢!惠山泥人不仅种类多、寓意广,还有许多独特的制作技艺。比如:搓、揉、捏、印、拍、剪、色、压等等。
它在造型特点上还出现了与一般雕塑不同的处理方法:厚中见薄或薄中见厚的衣纹;突出轮廓,强调体积感;外轮廓线柔和弯曲,以尽量形成一个圆团……惠山泥人是我们无锡的特色文化,它供人观赏、收藏、传承。它以独特的艺术造型、风格,鲜明的民间色彩和浓郁的江南乡土气息而深受人们的喜爱,2006年,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惠山泥人给了我们美的享受,但在它们的后面,是工艺人们的一双双灵巧的手,是他们用智慧细致入微地捏制、雕刻、涂绘才有了这么多栩栩如生的泥人,所以,他们就是惠山泥人的“灵魂工程师”啊。
8.写江苏的泥人的作文400字
在放学路上,有一个房子的角落,一位老爷爷正在捏泥人.
他妙手回春,捏的泥人似活非活,不信你瞧瞧:看那只五颜六色的小燕子,拍打着有力的翅膀,挥动着好似剪刀的尾巴,像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看那个神气的孙悟空,架着云朵,拿着金箍棒,眼睛盯着远处,仿佛看见了可恶的妖怪.
每次我去看,老爷爷身边都围着一大群人,要费好大的劲儿才能挤进去.大家都争着买泥人儿,老爷爷忙得不可开交.观看的人盯着老爷爷的一举一动眼睛眨也不眨.
现在,那个老爷爷已经搬走了,可是在放学的路上每次经过那个地方时,那老爷爷认真捏泥人的情景便会浮现在我脑海里.